索  引  号 bm56000001/2023-00010399 分        类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名        称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奇信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员)
文        号 〔2023〕62号 主  题  词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奇信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员)

〔2023〕62号

当事人:江西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信股份或公司),住所: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城北毓秀东大道718号百乐村18栋。

叶家豪,男,1963年5月出生,时为奇信股份实际控制人。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叶洪孝,男,1988年6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余少雄,男,1960年2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总裁、董事。住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乔飞翔,男,1972年6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财务总监、副总裁、高级副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宋雪山,男,1970年10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监事。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张翠兰,女,1968年8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罗卫民,男,1971年1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何定涛,男,1985年9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董事会秘书。住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叶小金,男,1970年8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执行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朱勇珍,女,1981年2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谢志攀,男,1983年7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王晖,男,1973年12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监事。住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苏丽君,女,1982年4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监事。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刘松,男,1975年5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财务部工作人员。住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伍小勇,男,1984年6月出生,时任奇信股份财务部工作人员。住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依据2005年修订、201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2005年《证券法》)、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对奇信股份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奇信股份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也未要求听证;其他当事人均提出陈述、申辩。应当事人的要求,我会于2023年6月9日、12日举行听证会,听取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陈述、申辩意见。本案现已调查、审理终结。

经查明,当事人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一)《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

2015年12月11日,奇信股份披露《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说明书》)。奇信股份《招股说明书》中存在虚假记载,具体情况如下:

2012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25,591.47万元,虚增成本总额22,357.83万元,少计成本总额19,171.1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2,404.80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27.21%。

2013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13,413.82万元,虚增成本总额11,766.37万元,少计成本总额23,108.93万元,少计费用365.1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121.5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31.96%。

2014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12,540.85万元,虚增成本总额10,027.80万元,少计成本总额33,968.73万元,少计费用520.92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7,002.70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62.94%。

2015年上半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17,628.26万元,虚增成本总额14,373.54万元,少计成本总额14,803.8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8,058.5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7.56%。

(二)上市后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奇信股份上市后,定期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具体情况如下:

《2015年年度报告》中,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43,740.72万元,虚增成本总额36,773.44万元,少计成本总额29,519.84万元,少计费用602.1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7,089.22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79.68%。

《2016年年度报告》中,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28,725.74万元,虚增成本总额24,079.34万元,少计成本总额27,043.78万元,少计费用828.0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2,518.2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3.47%。

《2017年年度报告》中,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2,234.28万元,虚增成本总额2,002.78万元,少计成本总额38,079.77万元,少计费用1,379.11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9,690.3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1.35%。

《2018年年度报告》中,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4,332.19万元,虚增成本总额3,855.58万元,少计成本总额37,112.53万元,少计费用338.9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7,928.10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94%。

《2019年年度报告》中,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441.57万元,虚增成本总额451.30万元,少计成本总额31,044.12万元,少计费用192.39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1,226.7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42.64%。

我会认为,奇信股份《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后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行为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二、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2020年3月31日,奇信股份公告《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公告》(以下简称《发行公告》)。4月3日,奇信股份公告《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其中所含2017年、2018年财务数据存在前述《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的重大虚假内容。同日,奇信股份完成“20奇信01”的发行,募集资金2亿元。

我会认为,奇信股份《募集说明书》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违反《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第四条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上述违法事实,有奇信股份发行文件、相关公告、相关合同、银行流水、财务资料、相关人员询问笔录、情况说明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对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和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行为,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何定涛、叶小金、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伍小勇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刘松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此外,叶家豪作为奇信股份的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前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和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行为,构成了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三款和《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行为。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如下申辩意见:

1.叶家豪提出:(1)公司的日常经营都是以职业经理人模式管理,其对公司上市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并未组织、指使公司从事涉案违法行为。(2)处罚金额过高。综上,请求减少处罚金额。

2.叶洪孝提出:(1)虽知悉公司聘请财务团队虚增收入,但并不直接参与财务工作,更未组织策划相关事项。(2)在涉案违法行为中仅起到次要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违法行为的损害后果,依法应属于责任较小的情形,且具备可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3)违法行为严重程度低于余少雄、乔飞翔,不应与二人处以同一档次处罚。综上,请求从轻、减轻处罚。

3.余少雄提出:(1)既不是组织策划者,也不是主管负责人员,更不是具体实施者,既不知情更没有参与,在本职岗位上勤勉尽责,不应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而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作用认定及处罚标准等同于董事长有失公允,罚款数额过大,个人存在实际困难。(3)应当适用2005年《证券法》予以处罚。综上,请求从轻处罚。

4.乔飞翔提出:(1)并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未组织、策划、主动参与、积极实施公司上市前后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2)应当适用2005年《证券法》予以处罚。(3)《募集说明书》不属于“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就欺诈发行进行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即使处罚,也存在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4)积极配合调查,认定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且在同一档次罚款,违反公正、比例原则。综上,请求变更其身份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就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变更对乔飞翔的罚款为60万元,就欺诈发行对乔飞翔免于处罚。

5.宋雪山提出:(1)主观上无过错,依法应当不予行政处罚。(2)按照行政处罚时效的规定,不应再对其给予行政处罚。(3)就欺诈发行进行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4)签字行为是基于公司的要求被迫进行。其也是受害者,在经济上相当困难,无力承担大额罚款。综上,请求不予或从轻处罚。

6.张翠兰提出:(1)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与其职责不存在直接关联,其也不具有协助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观恶意。其不知晓、未参与实施编造虚假财务报表。(2)《募集说明书》不属于“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且公司取得转让无异议函是在新法施行之前,故本案不适用《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欺诈发行条款。就欺诈发行进行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3)其对涉案违法行为均不具有情节严重的情形,量罚显著过重,其无力承担,不符合公平原则、过罚相当原则、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4)其在职责范围内做到了勤勉尽责。综上,请求免除处罚或者减轻、从轻处罚。

7.罗卫民提出:(1)未参与、不知悉财务造假行为,相关事实认定错误。(2)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与其任职履职行为不具有关联性。(3)已做到勤勉尽责,无法发现财务造假,对于涉案违法行为不具有主观过错。(4)处罚档次不合理,处罚明显过重。(5)本案调查和处罚程序不当。(6)涉案公司债券系针对特定投资者的非公开发行,已偿还完毕,且贵会已经对于该次发行所依据的年报数据予以处罚,不应再对公司债券作处罚。综上,请求免于处罚。

8.何定涛提出:(1)对违法违规行为不知情,不属于“应知未知”“能知未知”的情形。(2)其已勤勉尽责,勤勉义务本就是过程性义务,不能以结果推导。(3)处罚不符合过罚相当与公平原则。(4)处罚未考虑其客观情况,处罚过重,属于罚责不适当的情况。综上,请求不予或减轻处罚。

9.叶小金于听证会上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利,接受行政处罚。

10.朱勇珍提出:(1)未参与、不知悉财务造假行为,相关事实认定错误。(2)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与其任职履职行为不具有关联性。(3)已做到勤勉尽责,无法发现财务造假,对于涉案违法行为不具有主观过错。(4)处罚档次不合理,处罚明显过重。(5)本案调查和处罚程序不当。(6)涉案公司债券系针对特定投资者的非公开发行,且已偿还完毕,不应再作处罚。综上,请求免于处罚。

11.谢志攀提出:(1)主观上无过错,依法应当不予行政处罚。(2)按照行政处罚时效的规定,不应再对其给予行政处罚。(3)就欺诈发行进行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综上,请求不予或减轻处罚。

12.王晖提出:(1)应当适用2005年《证券法》予以处罚。(2)非审计专业人士,仅参与年度报告的形式审核,不能苛求其发现相关造假。(3)不应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勤勉尽责情况与其他未被追究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同。(4)处罚畸重,不符合相关规定。(5)在奇信股份的任职并非连续未间断。(6)认定奇信股份欺诈发行系事实认定错误,对该行为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处罚属于法律适用错误。综上,请求不予处罚。

13.苏丽君提出:(1)应当适用2005年《证券法》予以处罚。(2)非审计专业人士,仅参与年度报告的形式审核,不能苛求其发现相关造假。(3)不应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勤勉尽责情况与其他未被追究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同。(4)处罚畸重,不符合相关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不具备合法性,也明显不符合比例原则。(5)认定奇信股份欺诈发行系事实认定错误,对该行为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处罚属于法律适用错误。综上,请求不予处罚。

14.刘松提出:(1)将其职务认定为“时任财务部副经理、财务中心总经理”属于事实认定错误。(2)没有直接参与涉案违法行为,且无法发现系统性造假行为。(3)存在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形。(4)对其就《招股说明书》《2015年年度报告》《2016年年度报告》进行行政处罚已超过时效。综上,请求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

15.伍小勇提出:(1)任职为财务部普通员工,所有工作均系在财务总监、财务部领导的安排、指示下进行,不应当为奇信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责任。(2)处罚档次显失公平,且不对等。(3)存在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形。(4)对其就《招股说明书》《2015年年度报告》《2016年年度报告》进行行政处罚已超过时效。综上,请求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在50万元罚款以下处罚。

经复核,我会认为:

1.本案违法行为没有超过行政处罚时效。奇信股份《招股说明书》和涉案定期报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处于连续状态,行政处罚时效应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深圳证监局在2021年12月对奇信股份现场检查时发现违法线索,奇信股份涉案定期报告最晚披露于2020年4月,本案责任人员均曾在该报告上签字或参与编制该报告。据此,相关违法行为没有超过2年的行政处罚时效。

2.对本案认定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应当适用《证券法》而非2005年《证券法》。如前所述,本案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具有连续性。连续性违法行为跨越新旧法的,按照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和我会执法惯例,应当适用新法一并进行处罚。据此,对本案信息披露违法行为适用《证券法》进行处罚并无不当。

3.对本案认定的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应当依照《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予以处罚。其一,奇信股份在《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虚假记载,与奇信股份在债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二者虽涉及相同的财务造假数据,但是前者面对股票市场,后者面对债券市场,虚假记载的载体不同、侵犯的法益不同,系两个独立的违法行为,分别对其进行处罚符合基本法理和执法惯例,并不违反“一事不二罚”。至于债券是否到期偿付等因素,并不影响违法行为的性质认定。其二,本案中,奇信股份将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发行公告》《募集说明书》等资料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指定平台进行公告,合格投资者均可查询获取。因此,《募集说明书》属于“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适用《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予以处罚并无不当。

4.关于叶家豪。叶家豪系奇信股份涉案期间的实际控制人,曾任公司董事、董事长,为推动上市聘用顾问团队进行财务造假,直接授意、指挥公司从事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在案证据足以证明,叶家豪作为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涉案违法行为。

5.关于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叶洪孝时任奇信股份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余少雄时任奇信股份总裁、董事,乔飞翔时任奇信股份财务总监、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五十八条的规定,该三人应当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主要责任。叶洪孝整体负责公司经营管理,财务部门制作的虚假财务报表向其汇报,并由其决定可以对外披露的利润区间。余少雄参与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并在知悉奇信股份存在财务造假的情况下仍签署涉案文件。乔飞翔直接负责并组织、参与、实施了虚假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在案证据足以证明,该三人知悉、参与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认定其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无不当。

6.关于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宋雪山时任奇信股份监事,张翠兰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宋雪山直接参与虚假或放大金额工程合同的洽谈与签订。张翠兰知悉、了解部分工程项目存在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工程合同的情况;分管策划控制中心,负责编制或调整用于虚假核算的成本表。罗卫民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总裁,分管市场营销部门和工程管理中心,曾任内部承包项目工程负责人。罗卫民知悉公司内部承包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实际盈亏情况,并且知悉公司多数收入来源于内部承包项目,应当注意到公司毛利率的异常,但其未对公司财务情况尽到合理必要的审慎注意义务,依法应当承担责任。因此,认定该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无不当。

7.关于何定涛、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其一,何定涛时任董事会秘书,负责组织和协调公司信息披露事务。在案证据足以证明,何定涛在知悉公司实际亏损的情况下仍签署相关定期报告,认定其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无不当。其二,朱勇珍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分管市场营销部门和运营管理中心,曾任内部承包项目工程负责人。王晖时任奇信股份监事,曾任总裁助理、总裁办主任,曾任内部承包项目联系人。苏丽君时任奇信股份监事,曾任市场服务中心市场管理总监、营销管理中心市场总监。在案证据足以证明,该三人知悉内部承包项目的利润率情况和公司收入的构成情况,应当对相关财务指标的异常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并采取足以证明其已勤勉尽责的举措。该三人并未提交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已勤勉尽责,认定其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无不当。其三,谢志攀时任奇信股份副总裁,分管集采中心,曾任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参与安排将公司资金转出体外,认定其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无不当。

8.关于刘松、伍小勇。刘松、伍小勇在涉案期间虽未担任奇信股份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但长期就职于公司财务部门,直接参与、实施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负责多个年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因此,刘松应当对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承担责任,伍小勇应当对公司信息披露违法和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承担责任。

9.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期间为2012年至2019年,跨期八年,造假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在量罚时已充分考虑申辩人的任职时长、知悉程度、参与程度、作用大小、配合调查情况等相关事实和情节,量罚适当,并无不妥。

10.关于其他陈述申辩意见,没有事实或法律依据,均不予采纳。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我会决定:

对奇信股份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和叶家豪的组织、指使行为,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一、对江西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二、对叶家豪处以1,000万元罚款;

三、对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0万元罚款;

四、对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

五、对何定涛、叶小金、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刘松、伍小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0万元罚款。

对奇信股份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和叶家豪的组织、指使行为,依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

一、对江西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即处以4,000万元罚款;

二、对叶家豪处以400万元罚款;

三、对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分别处以200万元的罚款;

四、对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分别处以150万元的罚款;

五、对何定涛、叶小金、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伍小勇分别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综合上述二项:

一、对江西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万元罚款;

二、对叶家豪处以1,400万元罚款;

三、对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700万元罚款;

四、对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50万元罚款;

五、对何定涛、叶小金、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伍小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

六、对刘松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上述当事人应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款汇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户银行: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账号:7111010189800000162,由该行直接上缴国库,并将注有当事人名称的付款凭证复印件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当事人如果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

中国证监会

2023年8月23日

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主办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网站识别码:bm56000001 京ICP备 05035542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80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归档数据

主办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